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

[影評] 沒有秋刀魚的「秋刀魚之味」(小津安二郎,1962)


小津安二郎近兩小時的人生最終作品,終究是「慢」得好看。

與「東京家族」一樣聚焦刻劃家庭的細膩情感,長者如何面對自己逐漸老去、孩子漸漸長大離去的事實?這兩部電影對下一代「開枝散葉」後的自我矛盾、惆悵、無力,都有不著痕跡地描述,平實卻深刻。

值得玩味之處在於,一部沒有「秋刀魚」的電影,何以要以秋刀魚命名?



走出戲院,我先是想起了「七里香」的歌詞:「秋刀魚的滋味,貓跟妳都想瞭解」,周杰倫拿秋刀魚入歌來譬喻初戀的香味及引人入勝,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魚之味,卻指涉了人生孤老之後的一種「秋愁」。一尾秋刀魚,兩種不一樣的心境

若以秋刀魚為關鍵字,網路搜尋跳出的,是日本知名作家佐籐春夫的「秋刀魚之歌」,細讀詩的意境,很巧合地貼近了小津的這部作品:「秋風淒淒,你若有情,請告訴他們,有一個男人在獨自吃晚飯,秋刀魚令他思茫然」。

再以秋刀魚之於日本常民生活的關係來看,是秋季時,家戶廚房、餐桌最常食用的魚。據此,秋刀魚又何嘗不是一種「家/幸福」的象徵呢?

於是,當妻子仙逝、兒子成家、女兒長大出嫁後,家裡(廚房)少了「這些人」、「這些味」,「秋刀魚之味」在此不正隱含男主角對「家(有妻子兒女的家)」的想像、依賴與眷戀?

電影背景設定在日本戰敗,幾個男子常流連酒吧,聽著當年當兵的「進行曲」,評論著戰敗或戰勝可能的處境云云。但那些戰敗後的喃喃,對照男主角「家庭」的一一崩解、分離,不也頗有自言自語「人生也戰敗」之感?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