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影評] 推拿(2014)-光明與黑暗的界線
可能是孤陋寡聞,對於中國導演婁燁在新片〈推拿〉的「口說式字幕」開場,感到新奇。
今年台北電影節,這部以視障者生活為主軸的電影,開場就很令人驚喜。一改過去跑字幕方式的片頭,包括導演、監製等名單,這部推拿卻「讀」給你聽。電影多幕過場,導演也刻意讓旁白、甚至主角把自己內心的感受「說」出來。
於是在電影院觀影同時,我也多次試著閉上眼睛,試著感受「聽」覺帶來的「觀」影衝擊。
小細節的處理,正好呼應了這部探討黑暗/光明的電影。
電影找來多位真正的視障者演出盲人的真實生活。藉由「視」覺上的黑暗/光明,導演也巧妙帶出了視障按摩院內的黑暗與光明。
看一群視障按摩師傅如何透過「耳朵」與「心」,去感受彼此、去「聽」見愛與不愛,又在視覺的黑暗中,「看」見自己內心真正的「黑暗」。
對視障者而言,「看得見的人是比我們高一等的動物」、「他們是『主流社會』」。然而,「眼睛雖然看不見,我們卻看得比什麼人都還清楚」。
好比「美」,何以是視覺之美,而非人心之美?進而,人們口中的愛啊情啊,是來自「視覺」又或是真正的「感覺」?
男主角最後雖重獲「視」覺出走,但,究竟這是覓得黑暗之光的重生?或其實只是場宣告感知能力自此墜落的儀式?
〈推拿〉無疑帶著觀者一起打破「視」界,重新翻轉光明/黑暗的界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