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

[影評] 紅VAN(2014)-香港的末日想像



很久沒在電影院看到全體觀眾一起瘋狂大笑拍手了。這部超長片名的〈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〉辦到了。

不過,它卻不算是喜劇片。一點點懸疑、一點點恐怖、一點點驚悚,電影剛開始一小時,甚至會以為它是港式鬼片或殭屍片。隔壁的陌生女孩嚇得一度東倒西歪;下一秒馬上又跟著大家猛拍手大叫大笑。

電影名稱十七個字,一輛中巴「紅VAN」恰好也載著十七名乘客「起飛」,開啟了一段「末日」旅程。


〈紅VAN〉是一部成功結合時事與亞洲文化印象的電影,整部電影堪稱無冷場。諷刺特首、諷刺普選、諷刺大韓民族、諷刺核電議題,卻完全都不嚴肅、說教。這些政治的、文化的「言外之意」,就在大笑中輕鬆地帶了出來。

DAVID BOWIE不斷喃喃高唱「Major Tom」的那首「Space Oddity」,在〈白日夢冒險王〉中,曾經試圖白描男主角追求人生夢想、冒險旅程的心境。如今,換到了〈紅VAN〉,卻成了詭異、神祕、搞笑,帶點「外星」氣質的「末日求救訊息」。

電影技術部分,香港在導演陳果的掌鏡下,整個城市彷如空城,無車、無人、無生氣的「末日城」,展現了有別於西方災難電影的空城場景,也滿足了亞洲觀眾對城市的「末日想像」。

〈紅VAN〉除以核電議題詮釋「末日」,也不著痕跡地觸及了民主暴力、現代城市人的冷漠與疏離等反省,令人激賞。

換言之,若「末日」是果,那麼除了工程、科技高度發展引發的「理工」災難外,更多的人為社會制度、結構及生活慣習,也可能是「末日」的因。雖然電影只點到為止,但已是我在西方或好萊塢式末日災難片較少看見的敘事觀點(也不會是那種「愛」戰勝一切或「人定勝天」的倒胃老梗結局)。

可惜的是,電影收尾手法稍嫌草率,令人在觀影波波高潮中,仍留下虎頭蛇尾的遺憾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