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

[影評] 郊遊:人性之「郊」,生存之「遊」(2013)


每次提及蔡明亮,大概聽到的評價絕對不脫「藝術片」三個字。這三個字其實很恐怖。「啊!藝術片,我們這種人看不懂啦!」「好玄喔,整個大睡。」第一次看蔡明亮的電影,我記得是他的《愛情萬歲》,後來陸續接觸到《河流》、《天邊一朵雲》、《黑眼圈》。從這些作品來理解蔡明亮,即便電影步調緩慢、安靜得恐怖,卻非僅是無病呻吟的藝術片,而是關照社會邊緣角落的寫實片。只不過,他善用無聲、留白與慢動作,強迫觀眾進入並思考這些邊緣的狀態。

這部《郊遊》,我更喜歡它的英文片名《Stray Dogs》。流浪在都市的舉牌工人,實為城市的流浪狗。被妻子拋棄的他,帶著一兒一女流浪在大賣場、公廁、街道、馬路、河岸、廢棄空屋……,尋找在城市生存的可能。諷刺的是,流浪狗尚有好心人「爭相餵食」,這些漂流在都市角落的「流浪人」,處境竟比狗還不如。




這部電影有兩部分特別令人印象深刻,一是「高麗菜」,一是「滿江紅」。

一顆高麗菜,原本多麼物質性與生理性;但在李康生父女眼中,它除了象徵著天天流浪、無法溫飽,對「物質需求」的渴望,在此已轉化成他們對心理/性/生活的一切想望。這部電影,堪稱單憑高麗菜一「物」就足以蔽之。

女兒從大賣場裡買來的高麗菜,是女兒在每個流浪夜裡,安眠的貼身玩偶,同時,也是李康生所飾演的爸爸的生理/心理慰藉。女兒替它穿上衣服,用鮮紅口紅畫上猶如充氣娃娃的五官,擬人化的高麗菜,在某天夜裡,竟成了酒醉失意的爸爸,洩憤/慾的工具。他狠狠地啃咬它/她,用手戳瞎她的紅眼睛,他想與她接吻?不,下一秒,他咬破了她的雙唇,接著一口一口、大片大片地全往自己嘴裡塞,撕裂她的身軀,伴隨著眼淚以及嚎啕聲。一個人,啃食著畫著人臉的高麗菜,對物質、情感、性的情緒大噴發。淒厲的哭聲,正是他對流浪狗處境背後「人吃人」實況的控訴。



至於李康生舉著房仲地產廣告牌,在路邊念著、高唱著的那首「滿江紅」。「怒髮衝冠,憑闌處、瀟瀟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……待重頭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! 」除了李康生演技了得,精采的是貫穿全片的「待重頭收拾舊山河」八個字。

電影中段開始,不斷出現在女主角流連的廢棄空屋內的,正是藝術家高俊宏《廢墟影像晶體計畫》的作品。這幅作品完全契合電影所要傳達的「廢墟感」,牆上有如隱喻「舊山河」的藝術作品,與廢棄空屋融成一體。當女主角看著那幅廢墟作品,當男主角看著女主角看著這幅廢墟作品,當觀眾看著這部如畫靜止且停格般的電影畫面,此被毀棄、遺忘的邊緣廢墟,從牆上一路穿透女主角、男主角再到觀眾眼前,一層一層,每一層都是精準到位的藝術品。

若再回到中文片名。這些流浪人如流浪狗在城市邊緣流浪;處境邊緣、位置也邊緣。郊遊,不是背起背包那種;而是游移在都市人性之「郊」,不得不的生存之「遊」。


沒有留言: